對凹印末端治理最佳適用技術——RTO最全面、真
RTO是目前凹印廢氣治理的必然選擇
(1)基于凹印廢氣治理要求是穩定、高標準的達標(一般是30~50mg/m3)、尤其是考慮要能滿足日后嚴格全程在線監測的需求,以及最大幅度減少環境稅等多重嚴苛條件下,目前市場上,筆者認為最佳適用的治理措施只有RTO。
(2)從2015年底三部委發文對包裝印刷試點征收排污費,近幾年全國大面積嚴重霧霾下頻繁的環保督查,以及污染天氣時印刷企業被頻繁的限停產等,幾乎全部凹印企業都開始著手廢氣治理,各種不同廢氣治理工藝也陸續投用,但到目前,很多廢氣治理工藝都被陸續退出,如活性炭、等離子、光解、生物法、甚至溶劑回收等,只有RTO作為凹印廢氣的主流治理工藝,已經得到環保部門和凹印企業的共同認可。
(3)凹印產生的VOCs廢氣要在RTO燃燒室內,在大于760℃的高溫環境下,持續約1秒的充分燃燒,才能保證徹底被氧化分解,實現達標排放。
(4)三室RTO的去除率一般可以做到大于99%,熱效率大于95%。
(5)對于RTO碳排放的問題,建議暫時不用考慮,因為廢氣不治理或不達標將面臨的是罰款、限產、停產、停業、關閉。
RTO選擇前期需考慮的因素
01確定廢氣工況
確定廢氣工況主要是確定廢氣的風量和濃度(濃度參見下文)。對于一般凹印機,建議每一單元主排按1000m3/h風量統計(印刷、干復),同時要根據工廠本身的生產特點,如開機率、全廠印刷單元同時使用率以及印刷產品的工藝特點如上墨量等,綜合來確定總風量大??;對于地排風,建議每一色按照500~1000m3/h風量考慮;接入調墨機和清洗機的高濃廢氣,但不建議接入其環境新風;工廠室內取氣的散熱排風,建議統一改造為水冷,不再外排熱風。
02確定治理范圍
廢氣是全部治理還是分步治理,如只是治理主排風廢氣,選用減風+RTO方案即可;如果要同時治理地排風等,可考慮盤式轉輪或筒式濃縮,然后再進RTO進行處理;如主排風廢氣濃度很高,與地排風混合后仍然能夠自維持濃度,優先直接進RTO進行處理。
03確定RTO檔次
要根據當地環保排放標準和環境稅的情況,結合凹印企業在市場地位和未來預期,選配市場相應級別的RTO??傮w來看,RTO和凹印機的市場一樣,都存在各種不同配置和價位的設備,其長期去除率、安全性、可靠性、能耗等性能相差明顯,價格也差異很大。
04確定RTO形式
基于長期穩定達標,以及維修、維護簡單等,根據達標標準不同,筆者建議選擇兩室半或者三室的RTO。對于旋轉RTO,尤其是西安昱昌推出的,市場推進很快,并極大推動了凹印環保,但由于筆者沒有充分調研,具體不太了解。
05確定單臺風量
如總計12萬風量廢氣,是上兩臺6萬風量RTO,還是一次上一臺12萬風量的?一般來看,分步實施靈活性大,運行費用低,但總投資和占地會大。
06確定安裝位置
雖然RTO設備重,占地大,但考慮到作為重大環保投資,以及日后長達20年的使用,沒有合適位置要設法克服困難解決到位,籌建新廠時更要提前預留。
07確定市政配套
最好使用市政天然氣作為燃料,3萬風量的天然氣一般引入費約30萬元。純電加熱的RTO也有,市場很少見,并且價格和運行費用較高。
08確定其他配套
如電控室、檢修雨棚、現場圍欄、現場監控等,以及天然氣管道、計量室以及廢氣風道的形式、風道桁架、配套電纜等。
09確定環境適應
RTO要適合當地環境,考慮如戶外雨水銹蝕,戶外嚴寒等環境。
凹印廢氣濃度的確定
(1)取決于兩個參數,即外排總風量和外排總溶劑量。凹印廢氣總風量比較好確定,無變頻控制,一般總風量約為主風機銘牌的70%,但最好請專業實測。一般凹印企業都很不清楚廢氣的濃度,筆者理解,一般會在0.5~3.0g/m3,由于該濃度是整個RTO項目啟動最基礎的數據,凹印企業必須自己搞清楚并反復驗證。
(2)基于凹印特點,其廢氣風量、濃度都會大幅變化,而任何第三方檢測只是檢測了某一個產品某一刻的廢氣排放數據,有很大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只能作為簡單參考。目前即便是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廢氣濃度數據都普遍偏小,有時會小5~10倍。
(3)廢氣濃度檢測建議使用FID,即火焰離子化檢測儀(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又稱氫焰離子化檢測器。這個檢測儀的檢測數據非常準,建議凹印企業等生產穩定后,請第三方如SGS或具備FID檢測能力的RTO廠等來做時段檢測,同時再和自己同時段生產工藝記錄和油墨、溶劑耗用數據進行核對,要基本一致才可以。
(4)搞清楚廢氣濃度最穩妥的辦法,是根據自己的工藝和投料耗用量去測算,可采用多重核算,其一是用年數據,年產平方米數、年投入的油墨和溶劑總量、以及年開機時間、結合風量等,計算出年排放廢氣平均濃度;其二是特地安排幾個典型產品,以班為單位,跟蹤班產量、班投料量、結合風量等,計算出班單一產品排放廢氣平均濃度。
(4)外排廢氣中總溶劑量,也可以通過產品的平方米、克重,如濕重減去干重測算。筆者建議可以按照每累計一個滿版,每平方米產品揮發到烘箱外排的溶劑按照4g來計算(這個不含無組織地排,地排通常會占到總量的15%~40%)。
(5)如外排廢氣濃度較低,如在1.0g/m3以下,首要先減風增濃,否則RTO投資會太大,并且一旦RTO運行起來,能耗也很高。
減風+RTO的幾種技術路線
減風路線的選擇,主要基于現有廢氣濃度,以及是否愿意對現有熱風系統進行改造,并最終確定選用路線。最終減風效果和現場異味控制好壞,最主要還是取決于烘箱設計和公司的產品結構,其可能的選擇如下。
01不減風直接上RTO
主要針對進口凹印機(進口凹印機烘箱設計之初已經考慮減風了,基本沒有優化空間了),以及大訂單、滿版產品,其廢氣濃度已經大于2.0g/m3。
02開啟手動回風+RTO
主要針對日本富士、中島,以及國內北人、汕樟等凹印機型,其標配是最大50%回風,一般外方調試時,只回風30%左并鎖定。故此,對于速度在200m/min以下的機型,可以把回風50%全部打開,同時在保證烘箱負壓下,大幅關小新風和排風風門??紤]安全,可以在個別烘箱或總風道處加裝LEL。
03各單元LEL回風+RTO
每色加裝LEL系統,每色都單獨檢測廢氣濃度,如安全就回用,通常每色投入約5~10萬元。此系統完整保留原系統最大烘干能力,并且其獨立性、安全性、靈活性最好。如BOBST機型,由于烘箱設計之初已預留相關軟硬件,加裝探頭,調出菜單即可完成。LEL目前在國內的應用也是在初始階段,不同LEL廠家的價格、品質、安全性等差異也非常大,如系統免維護、免標定以及防爆認證等。LEL是各減風系統的安全保障,需慎重選擇。
04主排風LEL總回風+RTO
用LEL去檢測廢氣總排風的濃度,如安全就整體打回新風口循環再用。由于整機只需要一套LEL,總體投資相對小,但回風效果有限。此方案對于滿版單元等同一般單元處理不太合理,對于沒有有組織新風進口的凹印機,本方案則完全不適用。
05主排、地排進轉輪濃縮+RTO
可主排+地排混合后進RTO,也可以主排進RTO,地排進轉輪。該方案最大特點是可以完全不動現有設備,但其投資和能耗都很大,其中轉輪維護比較麻煩,對凹印工況適應性差,有很多不確定性。
06ES0串聯減風+RTO
串聯減風是廣東環葆嘉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自主技術,國內很多用戶在使用,其從整體解決方案的角度,對減風增濃進行了深入研究,是國內最早、最專業、也是經驗最豐富的減風增濃設備供應商,是眾多凹印企業的優先選擇,但由于筆者前期只考查了2家用戶,這里無具體數據分享。
關于凹印減風,筆者在《印刷技術》2017年第01期《烘箱減風優化推進凹印環?;挠欣摺芬晃挠姓撌?,請參考。此外,要注意減風極限:凹印地排、主排的最小安全外排風量主要取決于原始烘箱設計,目前對于速度200m/min以下機型,LEL投用后,非滿版單元有組織新風基本全為0,主排每色一般約600~1600m3/h,地排每色一般500~1000m3/h。圖7為在北人凹印上用北人LEL(凹印單元LEL,目前國內北人做的最多),小版面新風開20%用于地面抽風,否則為0,圖8為意大利NIRA的LEL,用于進口凹印機。

圖7 北人LEL

圖8 意大利NIRA的LEL
RTO比選參數
表1為RTO比選參數。
表1 RTO比選參數


RTO主要選配
(1)高溫旁通。減風后,一定會存在廢氣濃度較高的情況,過高濃度的熱量必須要有高溫旁通泄放才能確保RTO安全。
(2)廢液噴頭??紤]今后將回收溶劑燒掉,回收熱量。
(3)同步監控。建議在車間或工程部加設。
(4)短信報警。RTO一般無人值守,有異常時要能立刻報警。
(5)遠程監控。最好有手機APP,隨時可以監控,尤其運行的早期。
(6)在線監測。政府會針對排污量大的企業逐步提出要求,凹印企業排污大,如1條凹印線,年產值2000萬元,治理前VOCs年排放一般約在200噸,所以減排必須要做,但目前在線監測價格昂貴,每套約20~40萬元,使用維護復雜。并且對于凹印,如采取RTO等治理措施后,排放達標、穩定,總體可控,不必要配備。
(7)氣源質量。要考慮配備RTO專用空壓機、儲氣罐以及吸干機,在天氣寒冷區域,戶外RTO用壓縮空氣里面絕對不能有水,否則氣動部件會凍住,在寒冷區域建議配備-40℃的吸干機。
(8)風道部分設置負壓保護和應急排放。
RTO運行后問題
(1)做好記錄。要記錄RTO運行基礎數據,如耗電、耗氣、運行時間以及投產設備數量和產量等,并每月做能耗分析。
(2)定期維護。要有專門人員按照RTO廠家要求,對設備定期維護、保養。
(3)關于環境稅。合格的RTO運行后,由于去除率高,對環境稅單價較高區域,可大幅減少環境稅,同時有益于保證工廠排污總量指標。此外,環境稅核算會用到第三方檢測報告,但報告是檢測廢氣某一刻的數值,其數值大小有很大不確定性,用這個時刻的去除量再乘以全年工時,去計算全年去除量,將遠會低于實際值,從而會大幅增加交納環境稅(在三部委文件中約定的這個計算方法很不合理)。為避免這種情況,在第三方檢測時,入口濃度一定要符合實際,在RTO達標保證下,越大越好。
(4)運行中。如果訂單不飽和、經常停產,在停產期間,不建議采用保溫模式,可直接停爐,第二天重新升溫。
(5)運行能耗。如果凹印不減風或減風效果不好,RTO能耗將非常巨大。但如果訂單連續,廢氣濃度增濃很高,還能持續保證余熱回用,能耗就不大或可忽略。
(6)排放總量指標??偭砍瑯艘矔P款,需要重視并盡量控制。如2020前包裝印刷要全面推行排污許可證,對于年使用溶劑稀釋劑10噸及以上的要納入重點管理;如天津對印刷廢氣風量大于6萬,或者排放速率大于2.5kg/h的要求安裝在線監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