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紋輥基礎知識詳解
網紋輥又被稱為“印刷機的心臟”,其作用直接影響印刷的精細度與均勻度,本文對網紋輥基礎知識做詳細梳理。
網紋輥的三大功能
首先,均勻穩定的傳墨,用其表面的凹孔載體來傳遞和控制油墨,因而具有儲墨、勻墨、傳墨的作用;
其次,避免墨杠,由于網紋輥加工精度很高,即使在輕壓狀態下,也能很好地傳遞油墨,從而減少和避免了墨杠和重影的產生;
再次,提高車速,由于采用網紋輥,有效地克服了“飛墨“現象,對提高印刷機的速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網紋輥的傳墨原理

網紋輥的組成機構
網紋輥的組成機構一般分為中加鎳層陶瓷網紋輥和普通的陶瓷網紋輥兩種,兩者區別參見下圖:

其中,陶瓷網紋輥的基本結構和制作要求如圖所示:


如何選擇網紋輥?哪些指標很重要?
對于高質量的印刷機而言,有著明確的網線數以及大面積光滑油墨膜的激光雕刻輥是最佳選擇。而網穴體積、結構和排列角度的計算機化測量法確保了網紋輥供應商能夠更精確地預計設備的印刷能力。
但是,最終選擇網紋輥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在輥最基本的形式中,有四類網線數可供選擇:滿版實地、實地和線條、細線和字體以及四色印刷。顯然,最終的印成品是以上類型的綜合,當其將細分到單獨顏色時又可分別歸入上述類別,它們的印刷效果可能會有一些差別。

網紋輥線數
網紋輥線數是網紋輥最主要的部分,它指的是沿著網紋輥走向方向同一個單位長度里網穴的個數。網線數可以根據印刷種類大體分為以下幾個類型:100線/英寸、250線/英寸以下或者以上(滿版實地)、200線/英寸~300線/英寸(實地和線條)、400線/英寸~1000線/英寸(包括以上)(四色印刷)。印版可以使用多樣的網線數,因此四色印刷工藝有多種網線選擇。最簡單的道理就是:印版網線越細小,輥網線數也應越小。同樣,油墨或者涂布的使用量通常以以下為標準:在很大程度上,首先確定網線的深度,即計算出特定網穴形狀的理論體積。網紋輥供應商必須了解油墨的濕潤和干燥重量,以及其固含量,這樣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使用建議。
陶瓷網紋輥只要的排列方式
陶瓷網紋輥主要排列的方式,主要是網線排列的方向,與走向方向的夾角,所形成的一個度數,分為30°、45°、60°。一般的柔性版印刷機所采用的陶瓷網紋輥通常采用60°的排列方式,網穴呈正六邊形。這種情況下,網穴比較緊湊,網穴比其他排列方式多出將近15%。在同等面積上網紋輥表面可以雕刻更多的同等大小的網穴,那么就可以傳送更多的油墨,網穴間的多余位置可以被最大限度的消除,在傳遞相同墨量的條件下,網穴可以做的更淺,可以充分利用油墨的傳遞。另外,60°的網穴更容易雕刻,60°線數排列的網紋輥穩定性比較高。
網目結構如果是90度,墨的傳遞會成長條形;如果是120度,結構會比較方正。如果用60度網孔,傳墨性會更好,且印壓更小和水流痕更少,如圖所示。

陶瓷激光雕刻網紋輥
另外,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高質量印刷和統一的印刷密度成為行業標準,因此許多紙箱廠開始意識到傳統的網紋輥并不能滿足其生產印刷要求。市場開始尋求更耐磨損的涂布輥,陶瓷激光雕刻網紋輥應運而生。它不僅克服了磨損問題,也為印刷機提供了大量的網線數、網穴深度及其排列角度選擇。由于“單束”激光為非接觸式雕刻工藝,網穴的形狀類似于盤形或者半球形。傳統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意味著激光能夠對單個網穴進行不止一次的打射。這個過程通過使用“雙束”或者“雙擊”方式完成,這樣的方式對雕刻工藝是很大的一個進步,網紋線數與印版之比從3:1增加到了4:1、5:1甚至更多。這樣就可以得到更多開放有用的網穴數量,特別是在網穴數目較大的情況下(通常在使用高顏料的“增強型油墨”時使用)。
作為網紋輥的網穴來講,它的深寬比也是很重要的。目前最佳的寬深比是28%,深寬比是網孔的深度除以網孔的寬度,優化的數值一般是23—33%,如圖所示:

由于寬深比不同,上墨量是有區別的,所以對油墨的轉移和清洗也有很大區別,如果寬深比大于33%清洗比較困難;如果寬深比較小,那么上墨就少,印刷的鮮艷度和層次感就會非常差。

目前,軟包廠一般會根據不同的產品情況來購買網紋輥,常見的網紋輥有鋼輥、陶瓷輥和高瓦線網紋輥三種,軟包廠還應根據實際情況采購。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涂布在線無關。涂布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部分資料來源網絡,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及分享,提供平臺交流,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