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亮膜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關于增亮膜
增亮膜指的是應用于TFT LCD背光模塊中以改善整個背光系統發光效率為宗旨的薄膜或薄片。增亮膜又稱為棱鏡片或聚光片,在 TFT-LCD 背光模塊中能夠提高整個背光系統發光效率的薄膜或薄片,由美國 3M 公司首先發明使用。利用增亮膜特殊的棱鏡結構,通過折射、全反射、光積累等光學原理,可以使各方向的光線向中心視角集中,進而提升 LCD 面板的亮度和控制可視角度。
近年來,LCD下游的平板電腦、液晶顯示器、電視以及手機的出貨量增速迅速,并趨向穩定。而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電子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終端顯示設備的屏幕尺寸逐年增加,數據統計顯示,2016 年全球液晶電視總出貨量為 2.19 億臺,年成長 1.6%,而預估,2017 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達2.25億臺,年成長 2.6%,其中大尺寸電視(50 寸含以上)的出貨比重將接近三成。
而作為全球第一的電子信息產業制造大國和消費國,近年來我國 LCD產業鏈發展迅速,LCD 產能也在逐漸向中國大陸轉移,也帶動了LCD上游光學膜等產業的快速發展。由于液晶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發光,所以必須提供外加光源以達到顯示效果,而背光模組就是液晶面板實現圖像顯示的光源。
背光模組占液晶模組總成本比例最高,以 42寸 TFT-LCD(LED)面板為例,背光模組占液晶模組總成本的 47%。而在背光模組的成本中,光學膜片占比最高,以42寸TFT-LCD(LED)面板為例,光學膜占背光模組成本的37%左右,占液晶模組總成本的17%左右。 其中,增亮膜、反射膜、擴散膜所占成本比例分別為29%、2%和6%,增亮膜是最關鍵的組成部分。
增亮膜的微棱鏡結構及光學原理

增亮膜是顯示屏核心組件,下游市場廣闊。增亮膜(BEF)是指 TFT-LCD 背光模塊中能夠提高整個背光系統發光效率的薄膜或薄片,由美國 3M 公司首先發明使用。增亮膜利用特殊的棱鏡結構,通過折射、全反射、光積累等光學原理將各方向的光線向中心視角集中,從而提升 LCD 面板的亮度和控制可視角度。
增亮膜可分為一般(微棱鏡)增亮膜、多功能增亮膜、微透鏡增亮膜和反射型偏光增亮膜。通常一片微棱鏡增亮膜可提高 130%的亮度,一般背光模組搭配兩張交叉的增亮膜最高可達到 260%的增益。背光模組是為 TFT-LCD 液晶顯示器中提供外加光源的器件。液晶顯示器下游用途廣泛,可用于各種規格電視、電腦顯示器、手機、數碼相機等產品。
液晶模組產業鏈


42寸TFT-LCD(LED)電視背光模組成本分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液晶顯示器行業領先企業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指出,未來幾年,隨著中國企業加大投資,LCD產能還將保持著增長,預計到2022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039億元。
2017-2022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2016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創下 14.7 億臺的新高,而同期全球 PC 出貨量和平板電腦出貨量分別為 2.60 億和 1.78 億,出貨 量僅為智能手機出貨量的 14.9%和 12.1%。 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性在 3C 產品中最為確定。據預測,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以 3.8%速度穩定增長;而全球 PC 的出貨量則會逐漸萎縮,2020 年的出貨量預計為 2.5 億,平板的出貨量也會在未來兩年呈逐漸下降趨勢。
智能手機、PC、平板電腦全球出貨量及預測

增亮膜發展趨勢
隨著液晶顯示設備輕薄化、高清化的發展趨勢,增亮膜未來也將超薄型化、復合化的方向發展,復合膜的優勢在于厚度減薄,同時用一張薄膜的功能取代了兩張,一張膜的售價有機會低于兩張膜價格總和,可以降低成本,同時一張膜的熱穩定性能也優于兩張。
目前我國液晶面板產業發展速度快于上游材料發展,上游材料仍處于進口替代期,后續發展空間很大。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已是世界上主要的LCD面板生產國,2016 年,我國 LCD 面板按面積計算的出貨量達到全球第二,全球市占率超過 20%,產業總體規模超過 3000 億元;預計我國2018全年LCD面板產能將達到2220萬片。
本文章來源于網絡,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